-
事件舆评 | 补贴政策与价格波动交织:母婴用品涨价倒逼监管完善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8月31日之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谁承想,这边补贴还没到手,那边已有母婴产品悄悄涨价。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社交媒体上有家长反映,孩子常喝的奶粉,在过去短短一个多月,每罐涨了60多元;常用的纸尿裤,明明规格没变,价格却膨胀了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看似涨幅不大,但叠加育儿的高频消费,还是让许多家庭感到“压力山大”。对于涨价质疑,有的商家解释称,价格波动是“优惠力度变化”或“更新包装、优化配方”导致的。部分家长认为母婴用品涨价的原因是商家看中育儿补贴,二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关联…
-
风险研判丨“景区陪爬”职业兴起衍生行业乱象引发舆论争议
近来,“景区陪爬业务”在社交平台成为热门话题,作为旅游服务的新业态,陪爬的价值在于通过专业陪伴和情感支持,减轻游客体力负担,提升爬山的安全性、趣味性和文化沉浸感,尤其受到独自旅行或寻求深度体验的年轻游客的青睐。与此同时,陪爬服务项目正在不断拓宽,从最初的带路指引、帮忙背包、背小孩、拍照、讲解等,延伸至对部分游客的抬、背、扛、抱等“贴身”服务。而其在满足部分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因处于监管灰色地带,尚缺乏相应明确的服务规则和标准,而引发围绕安全、合规性及行业规范的广泛讨论。 YUQINGSHIJ…
-
风险研判丨恶性家暴事件引争议:“家暴”定义界定成舆论焦点
近来,多地接连曝出恶性家暴案件,不同于以往“冷暴力”或轻微殴打,此类案件呈现出极端化倾向,暴露出相关制度设计漏洞、维权实践困境与地方干预风险等多重隐患,舆论聚焦于“家暴”概念的法律边界,家暴已不再是“家务事”,而是直接关乎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的严峻议题。如何防范极端悲剧再度发生,亟须从制度、司法与社会多个层面反思与应对。 JIDUANHUAQINGXIANG 家暴案件呈现极端化倾向 贵州遵义男子离婚冷静期内毒杀儿女 8月21日,贵州遵义凤冈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家庭暴力案件,庭审8小时后宣布闭庭择…
-
事件舆评 | 关于杭州电瓶车刺客事件的舆情专项报告
近期,杭州西湖景区周边“电瓶车刺客”现象引发广泛关注。8月17日,游客陈先生与朋友在西湖边扫码租借电瓶车,页面显示“38元/小时”。然而,骑行不到10分钟,他们误入禁行区域被拦下,但客服却告知租了3小时,不论是否骑行,均按3小时扣费,最终4人被扣除236元,陈先生愤而投诉至12345。 同一天,何女士也遭遇类似问题。她租借电瓶车骑行1.5公里到达目的地后,系统提示不在还车范围内,异地还车需支付30元调度费,且仅取车点支持还车。何女士先锁车办事,一小时后返回,系统又跳出19元逾期费,且无法开锁续骑…
-
事件舆评 | 50升油箱加67.96升油,加油站可别成为“偷油站”
8月9日,车主杨先生驾驶油箱总容量50升的小车,在成都市一加油站加油,油箱却显示为他加注了67.96升汽油,油费高达500元。杨先生对此质疑之后,加油站表示只认油枪数据,坚持按67.96升收费。杨先生最终只能结账离开。事后,杨先生当即向成都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2345投诉热线、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问政四川等多方投诉。 事件曝光后,8月28日,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8月9日,涉事车主到中石油高新天山加油站加油时发生消费纠纷。经核实,车主投诉加油被多收200元的情况属实,其原因初步…
-
事件舆评 | 提前下班车祸死亡公司拒认工伤
8月20日8时左右,中国新闻周刊转载山西日报发布“提前下班车祸死亡公司拒认工伤”内容,该话题引发大量关注。话题内容是山西省员工卢某提前下班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后,公司以“违规下班”为由拒绝工伤认定,卢某家属向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时,公司提出异议。最终,人社局认定卢某为因工死亡,两级法院均维持了这一结论。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zhuci}中心数据,8月20日至8月24日共监测到相关信息5122条,8月20日11时,光明网、大众新闻、大皖新闻等媒体的转载,同时引起大量网民讨论,将舆情数据推…
-
事件舆评 | 多地图书馆成暑期免费“托管班”?带娃难题究竟困住了谁
近期,多地图书馆发布消息称今年暑假场馆内出现了大量无看护儿童扰乱图书管理秩序,如进行嬉戏奔跑,喧哗打闹等不文明行为的现象。据湖南衡阳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称,其日均接收近百名无看护儿童,馆内喧闹追逐、撕毁书籍、损坏公共设施等问题频发,古籍区甚至遭食品汤汁污染。#多地图书馆批评放娃现象# #家长图书馆甩手放娃馆员崩溃# #家长点外卖让孩子呆图书馆一整天#等多个相关话题陆续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01 舆情趋势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zhuci}中心数据,2025年7月20日至8月21日共监测到相关信息8.…
-
风险研判丨高铁新规频引争议:是“管理升级”还是“不近人情”?
近期,围绕高铁运营管理的一系列新规和案例接连引发网络热议。舆论争议的焦点从具体规定上升至铁路管理的理念层面,质疑其是否在“管理升级”的同时丧失了应有的“人情味”。此类争议若持续发酵,恐将损害中国高铁作为“国家名片”的声誉,并可能引发公众对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信任危机。 SHUANGCHONGZHIYI 高铁“规则合理性”与“执行人性化”的双重质疑 高铁禁泡面不禁烟  …
-
事件舆评 | 男子景区内捅死女大学生,精神病史能否成为免责金牌?
2025年8月10日下午,江西南昌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席某某(男,23岁,江西高安人)持剪刀对女大学生刘某某和施某进行伤害,造成刘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施某经送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目击者及亲友称,席某某搭讪两名女生遭拒后持剪刀行凶,该犯罪动机尚未得到警方证实。8月12日,外交学院学生处在其微信公号发布《暑假安全温馨提示》,要求同学们注意人身安全、出行安全等,“安全防范不可放松”。12日下午,根据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席某某23岁,江西高安人,有精神疾病诊疗史,已被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
事件舆评 | “高考不过本科线退费两万”事件:莫让教育成为可以交易的买卖
2022年,河南信阳市平桥区衡水高级中学在招生时承诺:中考成绩360分至460分的学生,若三年后高考未达本科线,学校将退还2万元费用。该承诺通过官方抖音账号发布,并吸引了数百名家长报名,其中牛先生的孩子以420分入学,三年学费累计约7.5万元。2025年高考后,该校本科线为471分,牛先生的孩子仅考433分,符合退费条件,但校方以“中考分数不含体育实验分”为由拒绝履行承诺。 事件曝光后,学校于8月16日发布致歉声明,承认招生宣传违规,称系“招生负责人擅自发布承诺”,并表示正配合当地教育部门调查。…